2012/2/7 14:31
感冒理療 感冒初期最好
刮痧治感冒
刮痧,聽起來有些專業(yè),但也可以變得很簡單。用手指代替刮痧板刮痧防治感冒,就是個不錯的方法。
刮痧可以通過對體表的良性刺激,起到祛除邪氣、疏通經絡、驅風散寒、增強免疫機能的作用,對感冒,特別是發(fā)熱、鼻塞、咽喉疼痛、頭痛癥狀改善明顯。
緩解一般感冒頭痛時,可將食指和中指彎起來,用彎曲的手指關節(jié)在印堂和兩眉間刮,也可以在百會穴(頭頂)和印堂之間來回刮。前額痛時,可以用彎曲的手指關節(jié)來回刮面部兩側太陽穴部位,或用拇指和食指反復按捏此部位來減輕痛感。頭兩側痛時,可用彎曲的手指關節(jié)對兩耳后來回刮。鼻子塞時,可用彎曲的手指關節(jié),分別刮鼻翼兩側的迎香穴,有通利鼻竅的作用。發(fā)燒時,用彎曲的手指關節(jié)反復刮肘窩處,可減輕發(fā)燒癥狀。咽喉腫痛,則可在頸前部中間刮痧。
“每次刮一個部位,可反復刮2~3分鐘,一般刮到皮膚看上去偏紅并略微發(fā)紫就差不多了?!惫勿饡r力度要適中,不能太輕也不能太重,太輕沒作用,太重容易弄傷皮膚,以感覺刮痧的部位稍有疼痛感為宜。如果用手刮痧后沒有效果,可以嘗試著用一些輔助工具,如牛角梳子的鈍頭部位,或用開水消過毒的瓷湯勺或不銹鋼勺,刮刮手掌、腳心等部位。
“刮痧時,可以在刮的部位上,擦一點洗干凈的生姜?!边@樣可以起到刺激毛細血管的作用,可以更好地幫助去除風寒和出痧。刮痧后,應多飲熱水,不要吹風受寒,以助發(fā)汗退熱。
艾灸治感冒
秋天一到,天氣逐漸轉涼。尤其早晚溫差較大,許多人還不適應,加上頻繁脫換衣服,很容易感冒。
與夏季“熱傷風”不同,秋季感冒多為“風寒型”。患者起初會出現(xiàn)頭痛、怕冷、無汗、噴嚏、鼻塞流清涕,精神不振等癥狀,如果這時及早治療,則能有效防止病情加重。用艾條灸進行自我保健,就是方法之一。
具體取穴如下:
1.風池穴:從耳后骨突下緣向后摸,可以摸到一個凹陷,這就是風池穴,左右各一個。
2.風府穴:取穴時,順著我們的后腦勺往下會摸到凹陷,這就是風府穴。
3.合谷穴:就是我們平時說的“虎口”。
4.足三里:在小腿前外側。屈膝后,從膝蓋下緣外側的小凹陷處,向下量出三寸,便是足三里。
點燃艾條后,懸于穴位之上,艾火距離皮膚2—3厘米進行熏烤。每穴灸20分鐘,各穴依次施灸。
注意事項:
1.風池、風府兩穴都有頭發(fā)覆蓋,艾灸時應將艾條稍稍抬高,并以另一手撥開頭發(fā)。
2.艾灸治療風寒感冒應越早越好。若出現(xiàn)高熱、咽疼、流黃涕等癥狀,應及時到醫(y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