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7 12:03
時至今日,人們在飲食方面,不僅僅追求口感的鮮美,更要講究營養(yǎng)與健康。但不說不知道,一說嚇一跳。人們以為自己吃得已經(jīng)很營養(yǎng)了,沒想到,營養(yǎng)學家們做了大量的調查之后指出,雖然食物營養(yǎng)很多,但人們的一些生活習慣卻在不知不覺中將營養(yǎng)流失貽盡。食物營養(yǎng)究竟是怎樣流失的呢?來聽聽營養(yǎng)專家是怎么說的:
1.淘米遍數(shù)多,營養(yǎng)流失大
中國人對待米的態(tài)度,從古代到現(xiàn)在都只有一個“淘”字。所謂淘,就是洗了又洗的意思:少則兩三遍,多則四五回,以主婦愛清潔的程度不等來決定淘的次數(shù)。然而不幸的是,荀大夫告訴記者:米淘兩遍,B族維生素就開始流失了。超過兩遍,則各種營養(yǎng)成分都開始流失。
營養(yǎng)專家建議:淘米次數(shù)不要過多,一般用清水淘洗兩遍即可,不要使勁揉搓。對于存放過久的米,則多淘洗幾遍為好。米的吸水率在浸泡兩小時后最大,所以,先將米浸泡兩小時,然后再煮飯為好。米浸泡后煮飯,不但時間可節(jié)省40%,米中的維生素B5損失也較少。[美食中國]
有些人愛吃撈飯,即將米飯煮至半熟時,將米撈出蒸熟,而把米湯棄之不食,這樣的做法是不科學的。如做撈飯,米湯也應當飲用,因為很多營養(yǎng)成分都在米湯中。
2.除了玉米面,煮粥別放堿
煮飯、煮粥、煮豆、炒菜,都不宜放堿,因為堿容易加速維生素C及維生素B族的破壞。維生素B1、B2本來就怕熱,加了堿后更怕熱,溫度稍高更容易被破壞。
玉米中所含有的結合型煙酸不易被人體吸收。如果在做玉米粥、蒸窩頭、貼玉米餅時,在玉米面中加點小蘇打,則用玉米面制作出的食品不但色、香、味俱佳,而且結合型煙酸易被人體吸收、利用。
3.切菜少使刀,盡量用手撕
蔬菜宜先洗后切,否則會使水溶性的維生素及礦物質受到損失。切菜時一般不宜太碎,能用手撕的就用手撕,盡量少用刀,因為鐵會加速維生素C的氧化。炒菜時要急火快炒,避免長時間燉煮,而且要蓋好鍋蓋,防止溶于水的維生素隨蒸氣跑掉。炒菜時應盡量少加水。燉菜時適當加點醋,既可調味,又可保護維生素C少受損失。做肉菜時適當加一點淀粉,既可減少營養(yǎng)素的流失,又可改善口感。
4.果汁營養(yǎng)少,不如水果好
當水果壓榨成果汁后,果肉和膜被去除了。在這個過程中,維生素C也大大減少了。如果這種水果本身含有的維生素就不多,比如蘋果,那么,在這個過程中,維生素幾乎被去除得一干二凈,提倡采用打碎機加工果汁,可保留果肉和膜。
瓶裝果汁一旦被打開,就開始喪失營養(yǎng),所以在冰箱里不要儲存得太久。用柑橘、柚子、菠蘿等制作的無菌果汁,營養(yǎng)成分可以保存7~10天。其它低酸性的果汁,像蘋果、葡萄,在打開后能保存一周。如果你買的是未經(jīng)高溫消毒的果汁,即使你沒有打開,一周內也一定要喝掉。
5.雞蛋營養(yǎng)多,最好煮著吃
就營養(yǎng)的吸收和消化率來講,煮蛋為100%,炒蛋為97%,煎炸為81.1%,開水、牛奶沖蛋為92.5%,生吃為30%~50%。由此來說,煮雞蛋是最佳的吃法,但要注意細嚼慢咽,否則會影響吸收和消化。
不過,對兒童來說,還是蒸蛋羹、蛋花湯最適合,因為這兩種做法能使蛋白質分解,極易被兒童消化吸收。
6.煲湯時間長,營養(yǎng)沒的“靚”
廣東人的飲食最注重湯,這從他們對湯的贊美和對美女的贊美都用同一個詞“靚”可見一斑。廣東人將湯的制作過程稱之為煲,認為煲的時間越長越好,一煲就是大半天。荀大夫告訴記者,實際上,這是不科學的。維生素C、B、氨基酸等極有營養(yǎng)的成分有一個共同的弱點就是“怕熱”,在80℃以上就會損失掉,因此,煲湯時長時間的文火會將這些營養(yǎng)成分破壞,而蒸發(fā)掉的卻正是精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