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8 17:45
小時候彌足珍貴的零食-熟地瓜干
關于記憶中那些難以忘懷的吃食兒和吃事兒,我閑暇的時候也曾想過:不知是事物本身如雕刻般印在腦海,揮之不去?還是我們本就舍不得和那些象征抑或是關聯(lián)著我們年少青蔥純樸快樂的日子剝離?以至于在愈來愈久遠的日后,總是見縫插針的,逮著機會就讓思緒開趟小差,藉以溫暖和感動自己一把。那感覺,像極了孩提時撈得了件寶貝,總是忍不住偷偷拿出來瞟一眼,把玩回味一番。
小學五年級的時候,我隨父母從鄉(xiāng)下搬到城關鎮(zhèn)。上學的地方離家很遠,要走很長的路,并且途經(jīng)一個村子。那條路的兩邊是一排高大的榆錢樹。路旁的水溝邊,就是農(nóng)戶家的菜園和水井。偶爾還可以遇到榆錢樹根下生出的一大堆白白嫩嫩的蘑菇,常常引來我和伙伴們的駐足觀望。這條路的后面一段要從村子中間穿過。記得村頭那些用石頭和青灰磚頭砌成的圍墻,還有那斑駁厚重的木頭門以及高高的門樓裝飾起來的老房子,處處流露著一種古樸的風韻。
冬初時節(jié),每次走過村頭那幾戶人家,總是看到他們把穿滿熟地瓜干的樹枝掛在門垛旁能夠敞亮曬到太陽的地方。那高度,正好是我們小孩子努力踮起腳尖勉強才能觸到的。可別想歪了,我其實是有些埋怨:主人要是能把它掛得更高才好,那樣才不至于讓我們每每經(jīng)過的時候心存若干幻想。
地瓜,許多年前曾是當家果腹的主食。那時候也沒現(xiàn)在這么多講究,營養(yǎng)啊,保健啊,堿性食物,防癌功效啊。填飽肚子才是第一要務。這地瓜最平常的吃法是煳著吃或熬地瓜粥。也可以晾曬成地瓜干或是磨成面粉。這晾曬地瓜干,又有生熟之分。生的是用新鮮的地瓜擦成片晾曬干;熟地瓜干是把地瓜煳熟后,切成薄片,自然晾曬風干而成。小時候,家家戶戶都要晾曬地瓜干。這熟地瓜干,那時候就成了大人小孩冬天里的高頂級的零食了?,F(xiàn)在超市也有賣真空包裝的地瓜干,但我感覺那是經(jīng)過烘干處理的,口味上和我們自然風干的略有差異。熟地瓜干晾曬好以后,要收起來,選擇低溫處保存。j記得姥姥那時候都是把熟地瓜干放在盛糧食的大缸或是笸籮里。如果是濕度和溫度適宜,不長時間地瓜干的表面就會長出一層白白的粉末---白霜,那是地瓜干分解出的一層糖霜,甜甜的,吃的時候,一不小心嘴唇就會沾上白白的一層,偷吃可是要露餡的。
原料:
地瓜。
做法:
1、地瓜洗凈;
2、大地瓜切成兩半,入高壓鍋壓制,上氣后,中火壓10-15分鐘;
3、自然排氣后,取出晾涼;
4、去皮后,切成自己喜歡片或條;
5、平鋪在蓋簾上晾曬四至五天,中間要記得翻面連曬;
6、晾好后可以直接食用,剩下的可以密閉低溫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