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8 17:29
4、取剛才拌好的餡子三分之一入另外一個容器里,打入一個生雞蛋,根據(jù)口味再調(diào)入適量鹽和香油。拌勻,把餡倒在篦子上的面皮上,攤開。把另外一個面皮蓋上,邊緣捏合。(餡子用現(xiàn)拌的方式更能保證鮮度,避免了因為提前加入鹽而造成韭菜出水的情況,這樣烙好的餅才多汁。再打入一個生雞蛋烙好后的餡子不那么散,而且更香。調(diào)料只需加鹽與香油足以。一定要先把一個面皮放在可移動的容器上,小案板也行,然后把餡子攤在此上,再蓋上面皮。我是放在篦子上,這樣做好的盒子,直接用篦子滑入電餅鐺內(nèi)。否則只拿盒子是不行的。捏合邊緣后的盒子,如果覺得邊緣太大,也可以用刀劃一圈,把多余的切掉。)
5、電餅鐺上下火預(yù)熱,不用放油。把盒子用篦子直接滑入電餅鐺內(nèi),扣上。中間翻面,兩面都烙黃即可。烙的同時,再制作下一個,總共可以做三個盒子。(如果喜歡有油的,也可以放油。因為餡子都是熟的,而餅皮很薄,所以2分鐘左右即可。烙時間太長就不好吃了。)
烙好的盒子切成4塊,6塊,8塊都行,看著內(nèi)餡,是不是很誘人呢?掌握以上5步中的細(xì)細(xì)碎碎,烙盒子想失敗都難。
素三鮮就餡子而講:韭菜、蝦皮、雞蛋。盒子,顧名思義,就是上下兩個皮中間有餡料,捏和在一起,做成盒子狀。三鮮盒子,即韭菜盒子,恐怕是最樸實最家常的美食了。有哪個媽媽不會做么?應(yīng)該沒有。所謂三鮮,即本身食物的鮮味。所以此盒子不需放太多調(diào)料。我們吃的就是韭菜蝦皮雞蛋搭配在一起的味道。放太多調(diào)料反而掩蓋了本身的鮮味。
我記得當(dāng)年姥姥和媽媽做三鮮盒子,并無現(xiàn)在的電餅鐺,都是用家里傳統(tǒng)的鏊子。鏊子是生鐵鑄成,平底,周圍垂直于底90度,高于底10cm左右,與現(xiàn)在的電餅鐺有些相似,但沒有蓋,是需要自己配以鍋蓋的。鏊子的大小多是讓鑄鐵師傅根據(jù)自己的需要打造而成,一般都會比如今的鍋子大,估計在36-40左右,置于小火上,烙一切餅全靠它,而最最經(jīng)常做的,就屬盒子了。我不知道現(xiàn)在有多少人了解鏊子這個東西,反正我是蠻懷念的。
做三鮮盒子幾乎不需要放油,只需點些香油,味道足以。而烙盒子的時候也不需放油,干烙更香。三鮮盒子是一款非常健康的亦菜亦主食的東西。當(dāng)然,韭菜請選合格的,若是能自己種的,那最好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