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8 17:15
餃子,但是鍋貼與餃子有很大的區(qū)別。不僅僅表現(xiàn)在煎和煮這完全不同的烹飪方法上,也不完全是餡的差別,更重要的是怎樣才能使煎出來的餃子不僅涵蓋了煮出來的餃子的優(yōu)點,而且青出于藍更甚于藍,這樣鍋貼才能擔當?shù)纳稀帮溩拥母呒壭问健边@一稱號。煎與煮相比,味道雖香,皮卻容易硬,做的不好的話,甚至硌牙,還影響消化。有的人,把煮熟的水餃回鍋再煎,譽為鍋貼。這屬于“偽鍋貼”。真正的鍋貼應該是生胚入鍋煎熟,而此種煎餃成品的皮貌似符合要求,卻因為是二次回鍋,所以皮和餡的鮮香遠非第一次入鍋可比。
做好鍋貼,其皮必須是燙面,即用沸水和成的面,而且基本是一次成團,即一次性加夠足量的沸水燙熟面。而不是分次分批,也不是開水與冷水混合。因為沸水將面筋燙軟及部分的淀粉燙熟膨化,降低了面團的硬度,所以水溫愈高,沸水量愈多,做出的面品愈軟。這般做好的面再煎,入口酥脆,面皮軟韌,酥中帶軟,軟中又酥,酥軟結合,相得益彰,余味無窮。
面粉經(jīng)過高溫燙熟再制成的面品,就如同人經(jīng)過挫折再站起來一樣。遭到沸水沖擊,面失去了韌性和筋道,仿佛失去了活力。可是運用得法,不僅充分展現(xiàn)了面的優(yōu)勢,而且進一步挖掘拓展了面的口感,為其打開了新的天地。
原料:
面粉500克、肉250克,韭菜300克、老抽1湯匙(15ML)、生抽2湯匙(30ML)、鹽1湯匙(15G)、白糖0.5湯匙(7G)、香油2湯匙(30ML)。
和面做法:
1、面粉放入盆中,加入80度以上熱水用筷子迅速攪成片,然后快速揉成團,并掰開置于案板上散熱。冷后揉成光滑細膩均勻的面團,蓋上濕毛巾餳面;
2、面的柔軟度要適中,不能太硬,也不能太軟。面要和到三光,“手光”“盆光”“面光”。
和餡做法:
1、打餡。先將老抽、生抽、鹽、白糖加入肉餡中,順一個方向拌勻;
2、慢慢加入水,等肉吃進水,徹底吸收后,才可繼續(xù)再加。同樣,還是順一個方向拌勻,直到肉餡有了粘稠感;
3、韭菜提前洗凈晾干后切碎;
4、臨包前,將韭菜碎灑在肉餡上,并加入香油拌勻,讓韭菜碎的表皮上都沾上香油,以免包的過程中晰出水分。
做法:
1、把面分幾份。拿出一份均勻搓成長條,并切出大小基本一致的劑子,每切完一個面劑子,把面條翻轉90度,再切一刀,這樣面劑子的切口就基本是圓的,好搟皮;
2、搟皮。皮要外薄里厚,這樣不容易掉底;
3、包的時候中間封口,然后左右封口,最后用兩個手的食指和拇指擠壓緊就可以了(具體看圖說話);
4、不粘平底鍋中加入少許油,把鍋貼整齊地碼入鍋中,然后略煎1分鐘。此時準備倒入一碗開水,并加入少許油;
5、倒少許“油水”入鍋(剛淹過餃子底部),蓋上鍋蓋,用小火煎;
6、等到?jīng)]有了噼噼啪啪的聲音后揭開鍋蓋,再倒入少許“油水”,蓋上鍋蓋繼續(xù)煎,這時要不停地轉動鍋底,再次沒有聲音后,餃子翻面,再煎一分鐘出鍋;
7、配上沾料,很誘人啊。
小貼士:
1、要使用筷子(或搟面棒)來攪動,免得燙傷手。
2、略成團后,要馬上散熱,這樣做出來的鍋貼不容易裂口,吃起來也不粘牙。
3、熱水要一次加入(約90%),后期水分不足,可以再補加10%左右的冷水。
4、第一次揉面不需要很光滑,揉成團即可。
5、有時沒有時間,我也用簡易版本做鍋貼。簡易版就是一次加足水,大約餃子的三分之一處,蓋蓋去煎,中間抽空晃動下鍋子,等到?jīng)]有聲音后,看看餃子底,焦黃了就可以了。
沾料做法:
蔥、姜、蒜剁成末,加入老干媽豆豉,根據(jù)口味加入生抽、醋,鍋中燒熱油澆入即可。
誘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