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8 17:53
我記得很清楚,我小的時候,饑腸轆轆的回家看見平淡的顏色單一的家常飯,頓時,就想哭。不吃吧,餓!吃吧,好委屈,因為,飽了胃,卻難為了舌頭。小小年紀就難過的想吃飯就只為個飽,不圖個香。這是一種絕望,是一種悲傷,至今想起來仍然記憶猶新。
常聽身邊的人嘮叨著自己的孩子怎么怎么的挑食,不吃肉不吃雞蛋不吃蔬菜,就愛吃零食。也聽了好多家長為了孩子挑食的毛病想的各種辦法:補鋅補鈣;想著辦法哄著騙著孩子吃飯;還有的冷處理,你不吃?!好的,那就不吃吧!等餓了你自然就會吃。
其實,我覺得,孩子愛不愛吃飯,完全取決于家長怎么做飯。不要太過復雜,也不要太過簡單,首先從顏色上就要引起孩子注意力,然后,還要告訴孩子一個十分有趣味的名字,勾起孩子的好奇心,把有趣好玩的因素融合在飯碗里,不怕孩子不吃。
看著鮮艷,聽著好玩,吃著香香的五彩涼拌貓耳朵就是送給小朋友的。這碗貓耳朵真的誘惑了小朋友,讓平時挑食的孩子吃了滿滿一小碗。吃完了,還咂摸著小嘴說還想要。都不用問,孩子自己就一個勁的說好吃,說還要吃貓耳朵。
幼兒園開學了,小學也開學了。孩子的每一步變化和成長怎不叫為人父母的牽心?簡簡單單的說,看著孩子好好地吃飯,也是種享受呢!
涼拌貓耳朵
原料:
面粉、清水、鹽、食用油、黃瓜、西紅柿、木耳、雞蛋、蒜苗、香油、醋、醬油、雞精、花椒粉、鹽、糖
做法:
1、和面。涼水加鹽和面,成團后抹上油,搟成面餅,豎切成條橫切成塊,取竹簾,將小面塊用力捻成一個小卷兒;
2、雞蛋打散,在平底鍋內抹上油,倒入蛋液,攤成雞蛋餅,切成小塊,備用。黃瓜西紅柿洗凈切成小塊,木耳用溫水泡發(fā),洗凈,剁成小塊,備用。蒜苗切碎,放入鹽、糖、雞精、花椒粉、醋、醬油,用燒熱的食用油熗出香味,備用;
3、坐鍋開水,鍋開后,下入搓好的貓耳朵,稍煮一會兒,待貓耳朵煮熟后,撈入提前準備好的涼開水碗里,過涼。然后,撈出控干水份,放進提前準備好的調料碗中,再放入切好的雞蛋塊和蔬菜塊。淋上香油拌勻后即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