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5/1 16:28
繼“蘇丹紅”之后,“鉛鉻綠”成為又一種被濫用的化學添加劑。這種富含鉛、鉻元素的工業(yè)顏料,因為能呈現出翠綠色,而被不法奸商用于炒制假冒的高檔綠茶“碧螺春”。昨天,記者分別對申城茶葉市場和化工原料批銷地進行了走訪,在獲悉上海尚未發(fā)現“染色茶”的同時,也被提醒,能夠染綠茶葉的,不僅僅是一種鉛鉻綠。
最新發(fā)現:能染茶的染(顏)料還有很多
原以為“鉛鉻綠”在上海已經難覓蹤跡,由它引起的茶葉安全隱患也可以相應減小,但江西中路上一染料公司的負責人卻提醒記者,能夠像“鉛鉻綠”一樣實現茶葉染色功能的產品還有很多。而媒體先前給出的鑒別方式,并不完全可用來甄別茶葉中的其他化工著色劑。這位業(yè)內人士向記者解釋,“美術綠”其實是用兩種名叫“鉛鉻黃”和“錫利翠藍”的顏料合成的綠色顏料,在化工產品中,像這樣用黃色和藍色制劑合成綠色著色劑的配方還有很多?!皳宜@種東西(指顏料)只要不到一個指甲蓋大小的分量,就可以讓至少一千克茶葉變色”,他說:“因為摻到茶葉里的量很少,所以用查看毫毛上是不是有綠色來辨別茶葉是否‘染色’,并不一定準確。”
這位經銷商給出了另一種鑒別的簡單方法,該方法據稱不但可以用來甄別“鉛鉻綠”,還能用來識別茶葉中的其他著色成分,而且可用于所有茶葉。具體的做法是:在發(fā)覺茶葉顏色有異常時,可以先將茶水靜置觀察約半小時,如果茶水的顏色發(fā)生分層(即茶水底部顏色偏深,上部顏色偏淡),那么該茶葉就有可能摻有化學顏料(利用顏料不易溶于水的特性來甄別);如果沒有發(fā)生分層,再將白色餐巾紙浸入茶水,稍微浸泡后取出觀察,如果餐巾紙上有明顯的顏色,且在清水中不易沖除,那么該茶葉就有可能摻有化學染料(染料易溶于水但著色力特強)。
記者調查
化工原料批銷地:廣東路難覓“鉛鉻綠”
廣東路、江西中路一帶是上海主要的化工產品批銷地之一,那里大約聚集了近20家專業(yè)經銷染料、顏料的企業(yè)。昨天下午,當記者試圖從這里找到“鉛鉻綠”的樣本時,結果卻出乎記者的預料,因為這一地區(qū),沒有一家經銷商表示曾經接觸過這種化學制品。
“你是說電視上曝光的那種染茶葉的東西啊,我們自己也在想,這個‘鉛鉻綠’到底是什么東西?!痹趶V東路西側的一家顏料商店內,一位自稱從業(yè)十多年的店主表示,他只經營一種叫“鉻綠”的顏料,但“鉻綠”的分子式中并不含鉛元素,所以肯定不是被曝光的那種“鉛鉻綠”。該店主還介紹說,能夠著色的化工添加劑分兩種,一種是易溶于水的染料,另一種是不易溶的顏料。據他所知,能夠在浸泡后形成黃綠、翠綠色的顏料并不普遍,很可能這是一種由多種化工原料組合而成的復雜成分。
上?;p公司是廣東路上經營品種最全的經銷商,銷售人員從該產品含鉛、含鉻的特點上推測,“鉛鉻綠”有可能是一種真名叫“美術綠”的化工產品。“這種顏料雖然可以在書上找到,但肯定不是常規(guī)的產品,我們也沒有聽說過同行有什么人在銷售”,記者被告知,作為一種含大量重金屬成分的顏料,“美術綠”在上海已經很難找到應用市場,有很多安全性高的同類顏料,只要通過適當的調色,就可以用來替代“美術綠”。
茶葉市場:大統路未見“染色茶”
在占據申城茶葉市場約一半份額的大統路茶葉批發(fā)市場,最近兩天針對碧螺春的抽查已經進行過多次。據該市場經營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葉迎春介紹,抽查流程是這樣的:每天早晨,市場會派專人對各攤位進行巡查,并隨機檢查以次充好、亂標產地、染色等現象,“一旦發(fā)現可疑茶葉,我們會請茶葉學會專家作進一步鑒定,若專家不能確定的再送到衛(wèi)生部門檢測”,葉迎春說,經過反復的抽查,市場里的確沒有發(fā)現可疑的“染色茶”。
由葉迎春帶領,記者對市場的部分碧螺春攤位進行了查看。在一個攤位前,葉迎春指著一種浙江產的大葉種碧螺春告訴記者,他們檢測的時候主要看茶葉芽芯上的絨毛,“染過色的茶葉芽芯絨毛是綠的,另外裝茶葉的袋子表面也會留下綠色的絨毛。若是鉛鉻綠染色的碧螺春,泡出來的茶水比較渾濁。而食用色素染的茶葉泡出來的茶水有明顯的綠色?!?/P>
當記者問及茶葉市場的長效質量監(jiān)管機制時,葉迎春也承認,因為“批量進來的茶葉品種和等級太多了,逐一檢測的話費時費力”,所以只能依靠巡查來進行監(jiān)督。但他表示,碧螺春是當令的高檔綠茶之一,在整個市場的量原本就不超過2%,所以最近針對碧螺春的重點檢測應該是比較全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