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高清在线不卡视频-欧美一级视频免费观看-国产又大又长又粗又猛-日韩欧美亚洲福利在线

客戶端
美食天下

飲食健康

飲食健康 食療食補
您的位置美食天下 > 飲食健康 > 健康專欄 > 正文

7個動作,休息時也養(yǎng)生

2017/11/29 14:57

大家都知道按摩可以養(yǎng)生,那么生活中搓哪里可以起到保健身體的功效呢?在中醫(yī)里面,生活中休息的時候做哪些動作也能養(yǎng)生呢?下面就來跟著小編總結(jié)一下吧!

1.搓鼻翼防感冒

兩手食指從眉頭正中開始,順著鼻梁推下來再搓上去,力量不要太大,操作次數(shù)以鼻翼微微發(fā)紅為最好。此法可加快鼻部的血液循環(huán),刺激穴位,預(yù)防感冒和鼻炎。

2.搓胸脅調(diào)情緒

將兩手手掌輕按于胸骨和兩側(cè)脅肋,做環(huán)轉(zhuǎn)的搓摩活動,每個部位每次50下,每天可以多做幾次。此法可以增強心肺功能,還可以舒緩情志,調(diào)暢情緒。

3.搓前額醒神志

將兩手手掌指尖相對放在前額,從中線向兩邊單方向推搓,每天30~50下。此法可以清醒神志,延緩“抬頭紋”的出現(xiàn),早上醒來后操作更好。

4.搓兩耳聽力好

耳朵上的穴位非常多,用兩手手掌輕按兩耳,上下方向往返推搓,將耳廓搓紅搓熱,可以刺激耳部穴位,不但能聰耳醒神,還能強身健體。

5.搓后腰暖腎臟

將兩手手掌輕按后腰,指尖朝下,做往返的摩擦,時間5~10分鐘,將腰部擦熱為止。此法可以暖腎強腰,每天堅持做可以預(yù)防腰酸腰痛。

6.搓手足免疫強

用兩手手心或手背互相對搓至搓紅搓熱,可以刺激手穴,強壯身體。用兩手手掌分別搓擦兩足底至搓熱,可以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預(yù)防感冒和呼吸系統(tǒng)疾病。

7.搓肚子理腸道

將手掌輕放于胃脘部,做順時針或者逆時針的推摩。此法順時針操作可以促進排便,逆時針操作可以止瀉。另外睡前做一做可以安神定志,促進睡眠。

按摩這些穴位也有養(yǎng)生功效

1、涌泉穴

位置:足底,足前凹陷處第二、三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三分之一處,于足底掌心前面正中之凹陷處來找到穴位。

按摩方法:點按早晚各一次,每次點揉3-5分鐘,以有酸痛感為佳,兩側(cè)交替進行。也可用溫?zé)崴菽_后艾灸,雙足穴位各灸15-20分鐘。

功效:涌泉穴受濕氣入侵,會導(dǎo)致膝關(guān)節(jié)痛、風(fēng)濕及全身疲勞、浮腫。常按此穴有助促進睡眠,對腎虧引起的眩暈、失眠、耳鳴、頭痛、腰痛等有一定的療效。

2、神闕穴

位置:臍中部,即肚臍眼處。

按摩方法:順時針揉動腹部,也可點燃艾炷來灸熏穴位;或者涂抹艾草精油于腹部后用熱水袋溫敷;或使用艾盒,將其點燃后固定在腹部20分鐘,注意溫度不要太燙。

功效:該穴位受濕氣入侵,則脾胃不適、腹脹、大便粘膩,女性還容易引發(fā)婦科炎癥如白帶增多、經(jīng)血不暢等。腹部本身就要以保暖為主,刺激神闕穴有助于健脾祛濕、強健身體。

3、大椎穴

位置:頸后正中,位于頸部和背部交接處突出的骨頭即第七頸椎棘突的下緣。取穴時活動頸部,不動的骨節(jié)上方即是。

按摩方法:低頭,雙手十指交叉放到大椎穴的部位,用雙手大拇指同時用力來回揉擦大椎穴,直至大椎穴發(fā)熱。

功效:大椎穴受濕氣入侵,易造成肩頸病癥如肩膀頸椎酸痛不適等。刺激該穴位可避免風(fēng)寒濕邪的侵襲,提高免疫力。

4+、百會穴

位置:頭頂正中線與兩耳間聯(lián)線的交點處,大致在頭頂正中央處。

按摩方法:手握成拳狀敲打或來回揉搓百會穴3-5分鐘,最好有發(fā)熱之感。此外還可以點燃艾柱,灸熏此穴位。

功效:該穴若受濕氣入侵,則容易導(dǎo)致頭痛頭脹,出現(xiàn)頭暈,腦袋也有如戴帽一般的沉重感。刺激該穴位能幫助理順行氣,消除積滯,還可健腦寧神。

最受歡迎的家常菜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