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24 10:03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不僅僅針對大人,也事關嬰幼兒。在這個講究營養(yǎng)搭配,吃出健康與氣色的年代,這些最基礎、最普通的食材與調味品,什么時候與寶貝兒的舌頭親密接觸,才算剛剛好呢?
我的經驗是,不要錦上添花,只要雪中送炭;拒絕想當然,追求小完美??蓞⒄蛰o食添加的原則,由少到多,由單次到多次,三天一周期,循序漸進。要知道,寶貝兒的味蕾正在慢慢open,由簡到奢易,由奢到簡難??!
1、米
適用年齡:4-6個月以上
作為中國人吃了幾千年的主食,大米含有75%的碳水化合物,7%-8%的蛋白質,1.3%-1. 8%的脂肪,以及豐富的B族維生素等,營養(yǎng)物質高,口感綿糯溫和。
毋庸置疑,腸胃嬌嫩的寶寶,第一口輔食當然從米湯/米糊/米粉開始啦。
2、油
適用年齡:10個月以上
植物油是指用植物壓榨的食用油,例如花生油、大豆油、核桃油、橄欖油皆屬于此。植物油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E、抗氧化成分,能促進寶寶大腦發(fā)育,提高免疫力,滿足生長發(fā)育的營養(yǎng)需求。
10個月以上的寶寶首選核桃油,因為其中的不飽和脂肪酸、磷脂含量高,非常適合寶寶發(fā)育所需。在1-3歲每天添加20-25g, 3-6歲時每天可添加25-30g。
3、鹽
適用年齡:1歲以上
鹽乃百味之首。食用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同時含有少量水分和雜質及鐵、磷、碘等元素。
添加輔食后,多數(shù)家長會認為寶寶不好好進食,是由于沒有味道,就擅自添加鹽等調味品。這其實和鹽兄弟并沒有實質關聯(lián)。輔食添加期間,讓寶寶品嘗到食物最原始的味道已足矣,靠鹽來調味,對嬰幼兒尚未成熟的腎臟來說是一種負擔。中國營養(yǎng)學會對嬰兒鈉的推薦量是200毫克,完全換算成食鹽才0.5克,這一定量的鈉在食物中就可獲取。所以,即便是1周歲后,也需要低鹽飲食。
4、醬油
適用年齡:1歲以上
醬油的主要原料是大豆,含有多種維生素、礦物質、抗氧化成分,營養(yǎng)豐富,可以減少自由基對人體的傷害。
1歲以內的寶寶不適合吃醬油,因為醬油中含有鹽,寶寶對鹽的敏感度高,雖然在菜里加了醬油成人不覺得咸,可是寶寶卻異常敏感哦。長期吃過咸的食物會增加寶寶腎臟的負擔。1歲以上的寶寶要根據菜的量放入適量醬油,一般1-2滴就夠了。
5、醋
適用年齡:6個月以上
醋是一種發(fā)酵調味料,可以增加人體胃酸濃度,生津開胃。醋中含有的醋酸是許多細菌的克星,尤其在腸道傳染病流行季節(jié)吃些醋蒜的汁有很強的殺菌作用。從寶寶的生理情況來看,胃酸比成人要低,給寶寶烹調食物時加些醋有利于身體健康。
給6個月以上的寶寶做涼拌菜時可以用少量純糧食釀制的醋,只需要滴幾滴就行,過多地食用會破壞寶寶的味覺敏感度。到1歲半以后再根據寶寶的口味適量添加。
6、糖
適用年齡:1歲以上
糖是人體所必需的一種營養(yǎng),屬于碳水化合物的一種。人體55~60%的能量是由糖提供的,而且糖還是構成組織、保護肝臟功能的重要物質。
不能讓寶寶過早食用糖,要知道,寶寶天生喜甜,甜的食物會自然而然地讓寶寶適應,以后遇到不含糖的食物會拒絕,形成挑食偏食,同時為肥胖、齲齒埋下隱患。
7、茶
適用年齡:3歲以上
喝茶是中國傳統(tǒng)的飲食文化,由于茶中含有多種抗氧化物質與抗氧化營養(yǎng)素,可以消除自由基,防衰老,具有養(yǎng)生保健的功能。同時,茶葉中的多種維生素和氨基酸,對于清油解膩,降火,消食利尿也有一定作用。導致嬰幼兒上火時,老人會想到給寶寶喝兩口茶。
這對于3歲內的嬰幼兒是不適宜的。寶寶的生長發(fā)育是第一位的,茶葉中大量的鞣酸,會干擾人體對食物中蛋白質、礦物質及鈣、鋅、鐵的吸收,會導致嬰幼兒蛋白質和礦物質缺乏。茶葉中的啡因是一種很強的興奮劑,還可能誘發(fā)少兒多動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