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7 14:42
水鴨(蜆鴨)味甘,微寒而無毒,有補中益氣、消食和胃,利水消腫及解毒之功,對于病后虛弱、食欲不振有很好的食療功效。加之水鴨的肉味鮮甜且含脂肪少,因此深受消費者歡迎。所以許多懂得食療的人士,在夏日里,經(jīng)常將水鴨配以各種食材,或燉、或煮、或煲烹成各種各樣的食療湯,并依據(jù)自身的健康狀況加以調(diào)理,從而平安地度過炎熱的夏天。
水鴨
水鴨又名蜆鴨,學(xué)名叫綠頭鴨,古代稱為野鴨、晨鴨等。主要生活在河湖蘆葦叢中,以吃魚蝦貝類為主,故有蜆鴨之名。鴨肉含蛋白質(zhì)、脂肪、碳水化物、鈣、鐵、磷、硫胺素、核黃素。卵含維生素A、B1、B2、鎂、鉀、氯、鈉等。有溫中益氣,滋肝養(yǎng)氣,補陰虛,補而不燥。食用可以強身健體,且有很高的藥用價值。
水鴨-水鴨食療方法
花膠燉水鴨
花膠燉水鴨有益氣養(yǎng)血和養(yǎng)陰退熱作用。癥見如:肌熱煩渴,胃納不佳,或面色潮紅,虛煩不眠等??捎糜趮D女日常飲食養(yǎng)顏之用。
用料:花膠(魚鰾、魚肚)300克,水鴨1只(約500克),淮山30克,圓肉15克,生姜2片。
做法:1、水鴨理凈,去內(nèi)臟,斬件;花膠用水浸開,切絲;淮山洗凈,用水浸半小時;生姜、圓肉洗凈。2、把全部用料放入燉盅內(nèi),加開水適量,燉盅加蓋,文火隔開水燉3小時,調(diào)味供用。
魚膠圓肉燉水鴨
魚膠圓肉燉水鴨主要作用是調(diào)養(yǎng)中焦、補虛退熱。湯中魚膠即魚鰾,又名魚肚,性味甘平,功能健脾養(yǎng)血、補腎益精。水鴨又名蜆鴨,性味甘涼,功能補中益氣、滋陰泄熱?;瓷叫晕陡势剑δ芙∑B(yǎng)血、補心安神。合而為湯,滋補脾腎之陰,調(diào)養(yǎng)氣血不足,則可除虛熱。但感冒及脾胃虛寒者不宜用本湯。
原料:魚膠90克,水鴨2只(大約600克左右),干淮山30克,圓肉30克。
做法:1、水鴨宰殺、去毛、去內(nèi)臟,然后斬件;花膠用清水浸開,切絲;淮山清水浸泡1小時;圓肉洗凈。2、把全部材料放入燉盅內(nèi),加開水適量,燉盅加蓋,文火隔水燉約3小時左右,即可調(diào)味食用。
白術(shù)燉水鴨
白術(shù)燉水鴨主治頭眩癥。比如長久治療都不見效果,發(fā)作時天旋地轉(zhuǎn)。因風(fēng)、因寒、因濕、因虛、因痰,引起的頭眩者,均可服用。但是感冒以及陰虛而經(jīng)常腹瀉者忌食。
原料:水鴨1只,白術(shù)50克,澤瀉50克。
做法:將水鴨宰殺去腸雜,取肉同白術(shù)、澤瀉同燜熟,調(diào)味即可。飲汁及食水鴨肉。
馬蹄燉水鴨
馬蹄燉水鴨有利尿消腫,清熱解毒的功效。
原料:荸薺(馬蹄)100克,水鴨1只,蔥20克,姜15克,料酒20克,鹽少許。
做法:1、將水鴨宰殺去毛及內(nèi)臟;馬蹄去皮,一切兩半;蔥切段;姜切片。2、把水鴨放入鍋內(nèi),再放入馬蹄、蔥、姜、鹽、料酒,加水適量。3、武火燒沸,轉(zhuǎn)文火燉熬至水鴨熟了即可食用。每日2次,吃肉喝湯,佐餐、單食均可。
蟲草水鴨湯
蟲草水鴨湯是珍貴的滋陰補腎強壯劑,許多人士用其來調(diào)補病后、或癌癥化療后的食療。
原料:水鴨1只,蟲草25克,豬瘦肉200克,紅棗數(shù)粒,姜2片,鹽適量。
做法:1、冬蟲草先用溫水浸軟身,沖凈;紅棗洗凈、去核,留用。2、水鴨宰殺整治干凈,和豬肉同飛水,洗凈,豬肉斬大件,水鴨可斬大件或原只,待用。3、將水鴨、冬蟲草、豬月展、紅棗和姜片同時放入湯煲內(nèi),加入適量滾水,以中小火,同熬成濃湯及材料月念,以適量鹽調(diào)味,即可飲用。
水鴨潤肺湯
有補氣潤肺之作用。
原料:水鴨1只,瘦肉300克,淮山10片,杞子1湯匙,龍眼肉1湯匙,北芪8支,清水適量。
做法:1、水鴨宰殺、出水備用。2、瘦肉洗凈出水切大塊。3、將淮山、杞子、龍眼肉、北芪沖洗瀝干備用。4、放適量的清水在煲內(nèi),水滾后先放水鴨、瘦肉、淮山、龍眼肉、北芪,大火煲30分鐘,轉(zhuǎn)中小火煲2個小時。再放入杞子煲30分鐘。5、最后放入適量的鹽即可。
水鴨銀花湯
水鴨有除蟲、消腫,治療熱毒及惡瘡癤的功效。金銀花有清熱解毒,透表清瘟,使肌膚透氣性良好。此湯有滋潤肌膚,消除面部暗瘡及多種皮膚病的功能。
原料:金銀花25克,水鴨1只,無花果2粒,陳皮1小片,姜2片。
做法:1、金銀花洗凈;水鴨洗凈入滾水內(nèi)煮5分鐘,取出。2、陳皮洗凈、泡軟刮去囊。3、清水1000毫升煮沸,將金銀花、水鴨、無花果、陳皮、姜加入煲滾,改文火煲兩個半小時,加鹽調(diào)味,即可。
提示:水鴨還可以加入冬瓜、綠豆、西洋參、海帶等配料煲湯。煲出湯水,就是夏日時節(jié)的上好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