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19 16:29
4、滋陰潤肺調飲食
秋季飲食應以滋陰潤肺、防燥護陰為主,可多吃梨、蘋果、葡萄、香蕉、蘿卜、百合及綠葉蔬菜,以助生津防燥,少吃蔥、姜、蒜、辣椒等辛辣燥烈之物。鴨肉、海參等為潤燥佳品,雞肉、豬肉、牛肉、鴿肉等較為平性之品也可適當食用。
5、勞逸適度解秋乏
民間有句老話,“夏過無病三分虛”,夏秋交接之后,人極易倦怠、乏力等,導致脾虛、胃虛、氣虛,秋乏是補償夏季人體消耗的保護性反應。此時應適當進行體育鍛煉,如散步、爬山。開始時強度不宜太大,應逐漸增加運動量。盡可能保證夜間睡眠充足,并堅持午睡,做到勞逸結合。
6、秋凍也要避風寒
從防病保健的角度出發(fā),循序漸進、適度的“秋凍”,可增強心肺功能,提高機體抗寒能力。但如果到了深秋時節(jié),氣溫已明顯下降,仍穿著薄衣單褲,極易受到寒冷刺激,引發(fā)感冒等疾病,尤其是慢性支氣管炎、哮喘、慢阻肺、心腦血管病患者,要適時增加衣服,防寒保暖。
擴展閱讀:百合的食用大全
您可能還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