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7 12:18
民以食為天,說明飲食對人的重要性,但是人人都一日三餐,可有的人年逾百歲,有的人卻夭折或疾病纏身。排除經(jīng)常鍛煉等因素,那么這主要差別就是飲食決定的。因為合理的飲食需要講求科學,而且還可以通過食物來解除病痛,治愈疾病,強身健體。
科學飲食可使人健康長壽,飲食不當可使人致病。
食療是以祖國醫(yī)學和飲食文化為基礎(chǔ),是以提高身心素質(zhì)、優(yōu)化生活質(zhì)量為特點,能充饑強體、美容養(yǎng)顏、養(yǎng)氣生血、平衡陰陽、扶正祛邪、預防保健、療疾治病、延年益壽。
食療講究搭配和用量。食物之間哪些可以搭配?哪些食物搭配會產(chǎn)生不良后果?首先應從食物的特性了解起。
食物的特性
食物有四性五味,即寒、涼、溫、熱四性,酸、苦、甘、辛、咸五味。寒性食物具有清熱瀉火、清熱解毒、清熱通便、清熱燥濕等作用;溫性食物具有溫中散寒、助陽補火、補腎壯陽、益氣補中等作用。酸味能斂汗、止瀉、澀精,苦味能清熱瀉火、止咳平喘、瀉下通便,甘味能補虛和中、緩急止痛,辛味能發(fā)汗解表、行氣活血、化濕開胃,咸味能軟堅散結(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