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8 17:53
春天,正是食山野菜的大好季節(jié)。薺菜、麥蒿、蒲公英、苦菜、山芹菜、蕨菜等野菜已經(jīng)陸續(xù)上市。本地野菜中,我個人比較偏愛薺菜和山苜楂。餃子是薺菜的好,包子是山苜楂的鮮,也說不出個一二三,就是覺著適口,對味兒。薺菜早已經(jīng)過季了,眼下,正是一年中吃山苜楂的最好時節(jié)。
山苜楂(山么楂)是我們的方言叫法,書名叫長蕊石頭花,也叫霞草(感謝博友lily百合草分享)。長蕊石頭花(Gypsophila oldhamiana Miq.),別名霞草、絲石竹、山螞蚱、螞蚱菜,為石竹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華北、東北、山東、河南、陜西、甘肅等地,多生于山坡草叢,陽坡、半陽坡較多。長蕊石頭花作為一種新的野菜資源,營養(yǎng)豐富、風味獨特,可供食用,同時又具有重要的醫(yī)療保健作用?!北径握酝蹩禎M的《食療保健山野菜,長蕊石頭花》 。
今年天旱,一個春天也沒見著雨水,往常這個時候的山苜楂該是又肥又嫩又多的時候,可今年的山苜楂都是細細瘦瘦的模樣,市場上的流量也不大。我買的這份據(jù)說是來自昆崳山里,別人賣4.5元每斤,他賣到6元。山苜楂喜腥氣,這個周末我用自己腌制晾曬了兩天的新鮮鲅魚干一條,和這斤來自昆崳山里的山苜楂,還有半斤露天的韭菜,包了一鍋發(fā)面大包子。
這是典型的北方沿海風味的大包子,除了油、鹽、醬油和味精,別的調(diào)味一點也沒添加。雖然用到了魚,還是腥氣比較重的鲅魚干,可做出來的包子卻絲毫也吃不出腥味兒,鮮香四溢,滿口留香,彰顯山野菜的鮮、香和味兒純。春天短暫,不可錯過的美食美景美情太多。這山野菜咸魚大包,在我心中,就是一道不容錯過的美食。
雖然面皮因為沒揉顯得不光滑,雖然包子褶一如既往的七扭八歪,雖然有的大包子被擠得變了身型,可我仍舊篤信,這就是不折不扣的美味,這就是春季最頂級的味覺享受。如今,能吃上這種純天然,綠色健康、營養(yǎng)美味的放心大包,機會不多,也就是在自家,在這一季。要不要給您打包兩個?
相關舊帖回顧:家庭自制鲅魚干的簡易方法 、山苜楂水餃、 發(fā)面包子的七個小竅門
咸魚山野菜大包
原料:鲅魚干、豬肉、山苜楂(山野菜)、韭菜、香菜、姜、面粉、酵母。
做法:
1、酵母用溫水稀釋,添加面粉,一邊添加,一邊用筷子攪成濕面絮,然后揉成光滑的面團,蓋保鮮膜放溫暖處餳發(fā);
2、咸魚沖洗干凈表面的鹽分和雜質,然后切成魚??;
3、肉洗凈后切成肉丁,加姜末和醬油拌勻腌制;
4、山苜楂摘洗干凈之后,入熱水焯燙至變色;
5、撈出在涼水中浸泡半天,中間換水兩次;
6、韭菜洗凈瀝干水分,切碎;
7、泡好的山苜楂擠干水分,切碎備用;
8、以上所有餡料混合,添加香菜碎和油拌勻,然后添加鹽和味精調(diào)味,最后添加一點點香油提味;
9、餳好的面團取出,揉勻,分割成大小均勻的面劑,搟成中間稍厚四周稍薄的面皮。包入餡料;
10、包好的包子加蓋濕布,放溫暖處繼續(xù)餳發(fā)至面皮松狀;
11、涼水下鍋,開鍋后15分鐘關火,虛蒸3分鐘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