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5/1 15:52
古有“黔無驢”,今有“膠無驢”。
繼阿膠用“下腳料”制作的事件被曝光后,又有媒體曝出猛料:在號稱含阿膠的普通食品中,九成以上使用劣質阿膠,甚至根本不含阿膠。一連串的劣質阿膠揭秘事件把阿膠產業(yè)推向了風口浪尖,消費者的質疑聲越發(fā)高漲,而在沈陽,品牌眾多的阿膠棗等阿膠食品也受到了“牽累”,市場遇冷銷量下滑。
低價阿膠用“下腳料”制成
數(shù)千年來,阿膠作為一種傳統(tǒng)的滋補佳品而廣受歡迎,各類阿膠產品在市場上也是一路暢銷,深得消費者的青睞。然而,中央電視臺近日曝光了山東東阿縣個別企業(yè),以牛皮、馬皮,甚至皮革下腳料等劣質材料冒充驢皮制作偽劣阿膠。這樣生產出來的阿膠價格極低,每公斤只有20多元,而正品阿膠僅驢皮原料成本每公斤就要90元,遠超“下腳料”制成的劣質阿膠的售價。
阿膠造假的消息一出,立刻引起社會公眾的高度關注。
“阿膠食品”市場遇冷
有知情人士向媒體曝料稱,藥品類阿膠中約有1/3產品使用工業(yè)下腳料等原料制造阿膠;保健食品大部分使用劣質阿膠;市面上號稱含阿膠的普通食品中,九成以上使用劣質阿膠,甚至根本不含阿膠。
這則消息一出,立刻在市場上引起強烈反響。
“家里人都愛吃阿膠棗,可最近聽說很多阿膠廠都出了問題,我們又不會鑒別,還是換別的棗吃吧。”正在沈河區(qū)一家超市購物的老徐表達了自己的擔憂。而像老徐這樣,對阿膠食品心存疑慮的消費者不在少數(shù)。記者了解到,在阿膠“下腳料”事件曝光后,阿膠食品的市場銷量全面下滑。
記者注意到,阿膠食品的價格相差很大,以阿膠棗為例,每500克阿膠棗的市場價格最便宜的還不到10元錢,而貴的要到30元,這種價格上的巨大差異也讓消費者感到難以選擇。而據(jù)了解,普通食品里的阿膠含量并沒有具體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