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9/27 14:31
蔬菜里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zhì)和其他一些營養(yǎng)素,都是人體十分需要的,但若烹調(diào)方法不當(dāng),若吃法不當(dāng),這些營養(yǎng)素,很容易丟失哦。一般說,以下幾點是烹調(diào)時必須注意的:
烹調(diào)蔬菜的正確打開方式
要盡量采用新鮮蔬菜。新鮮蔬菜里所含的營養(yǎng)素要比干菜、咸菜多,特別是維生素C。一時吃不掉的蔬菜,要妥善保管,切忌把菜浸在水里,讓太陽曬,或者放 在吹風(fēng)的地方。新鮮的青菜放在家里不吃,便會慢慢損失一些維生素,如菠菜在20℃時存放24小時,維生素C損失可達84%。
瓜、菜要先洗后切。因為它們所含的多種維生素都能溶解在水里,如果先切后洗,這些維生素就會通過瓜、菜上的切口跑到洗菜的水里而被拋棄。
切后立即下鍋。瓜菜里的維生素多半不大穩(wěn)定,如果切碎后遲遲不下鍋,則瓜菜中的維生素便通過切口與空氣接觸,并被空氣氧化而受到損失。
煮菜炒菜時間不能太長。瓜菜中的各種維生素,受熱容易破壞,因此,煮菜時間應(yīng)盡量縮短,同時水不要加得太多,火候大小要適當(dāng)。一般以急火快炒為好,據(jù) 測定,大火快炒的菜,維生素C損失僅17%。若炒后再燜,菜里的維生素C損失則為59%。炒菜要用旺火,不僅色美味好,而且營養(yǎng)損失少。炒菜時加少許醋, 也有利于維生素的保存。
煮菜時蓋上鍋蓋。因為B族維生素、維生素C和其他一些營養(yǎng)素,會溶解在水里,不蓋鍋蓋會使它們隨水蒸氣跑掉,同時還可能減少菜的香味。因此,做菜時應(yīng)蓋上鍋蓋,而且蓋得越嚴密越好。
吃蔬菜的正確打開方式
用菜炒肉,更吸油脂:有些人為了減肥不食脂肪而偏愛吃加在肉里的蔬菜。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凡是含水分豐富的蔬菜,其細胞之間充滿空氣,而肉類的細胞之間卻充滿了水,所以蔬菜更容易吸收油脂,吃后反而不利于減肥。
炒好的菜趁熱吃:有人為節(jié)省時間,喜歡提前把菜炒好,然后在鍋里溫著,等人齊了一起吃或下頓熱著吃。其實,蔬菜中的維生素B1在炒好后溫?zé)岬倪^程中會損失25%。炒好的白菜若保溫30分鐘會損失10%。若長達1小時,就會損失20%。
能帶皮吃的瓜果和菜類不要去皮。因為皮內(nèi)含維生素C最多,如南瓜、土豆、蘿卜、西紅柿、蘋果、黃瓜等。
吃菜更要喝湯:許多人愛吃青菜卻不愛喝湯。事實上,炒菜時大部分維生素溶解在菜湯里。以維生素C為例,小白菜煮好后,會有70%的維生素C溶解在菜湯里。新鮮豌豆放在水里煮沸3分鐘,有50%的維生素C溶在湯里。
不應(yīng)舍棄的營養(yǎng)部分:有人在吃豆芽菜時只吃上面的芽,而將豆子丟掉。事實上,豆中含維生素C比芽的部分多2~3倍。也有人包餃子時把菜汁擠掉,這樣會使維生素損失70%以上。正確的方法是,切好菜后用油拌好,再加鹽和調(diào)料,這樣菜就不會出湯了。
秋天吃什么菜好
秋燥傷肺少吃辛:秋季天高氣爽,空氣干燥,濕度小,人易出現(xiàn)咽干、干咳等癥狀,這是由于燥邪傷肺所導(dǎo)致的現(xiàn)象。此時,應(yīng)少吃辛、辣食物,如蔥、姜、辣椒、胡椒,防止辛溫助熱,加重肺燥癥狀。
肺燥傷肝要吃酸:從中醫(yī)五行生克來講,肺屬金,肝屬木,金旺能克木,使肝木受損。因此應(yīng)適當(dāng)吃點酸味食物,因為“酸入肝”,可以強盛肝木,防止肺氣太過對肝造成損傷。酸味食物可以收斂肝氣,有保肝護肝的作用,但也不可過量。因為許多酸性食物,如醋、烏梅等,其酸味能刺激胃,易發(fā)生胃潰瘍、胃炎等病,對身體不利。
秋瓜壞肚少吃寒:許多人都有這種感受,秋天吃水果,一不小心就壞肚子,這與秋天的氣候有關(guān)。秋季天涼了,氣溫下降,脾胃陽氣不足,再吃多了陰寒性質(zhì)的水果、蔬菜,自然是雪上加霜,導(dǎo)致陽氣不振而腹瀉、 腹痛。因此,秋季不要吃太寒涼的食物,以保護胃腸,保護肺臟。適度飲水最重要:夏天多汗季節(jié)要多飲水,秋天干燥季節(jié)更要多飲水。適度飲水是秋天潤燥、 防燥不可少的保養(yǎng)措施。飲水以少量頻飲為佳,不宜暴飲,一次飲大量水,會給胃腸增加負擔(dān),引起不適,只有少量慢飲,“潤物細無聲”才能對口、鼻、咽、喉、 食管,乃至氣管產(chǎn)生更大的滋潤作用。
養(yǎng)陰益氣是關(guān)鍵:對于中老年人來說,秋天最重要的是養(yǎng)陰益氣。養(yǎng)陰就可以防止肺燥,益氣就可以溫養(yǎng)肺氣,鼓舞陽氣,所以秋天應(yīng)多吃山藥、百合、銀耳、豬蹄、蓮子、藕、梨、枸杞等食物,以安度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