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7 11:59
人類與零食的親密關系
人類與零食的親密關系也許在幾千年前就存在了,因為考古遺跡表明,一個部族分割完一整頭動物之后,那些零星的骨頭會被一些精明的人拿來吮一吮、啃一啃。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那具漢代貴族女尸,其腸胃里也發(fā)現(xiàn)了未曾消化完的瓜子殘渣。這說明你我他的老祖宗,早就在享受零食帶來的各種愉快體驗。
時光如梭,零食的發(fā)展也隨著技術的進步在內(nèi)容、形態(tài)、口味甚至功能上變化萬千,于是人們對零食的關注越來越多,心理學者會指出“人類天生就有吮吸的需求”,所以男人愛抽煙,女人愛吃零食;而健康學者又會指出零食依賴對身體有害無益。就這樣我們和零食的關系時而親密無間,時而又水火不容,那么怎樣才能找到一種平衡關系,既能愉悅心情又對健康有所助益?
當零食成為解壓工具
當零食成為解壓工具
有一項頗為搞笑的選擇題闡述了女人為何愛吃零食:選項一,“零食是女人發(fā)泄喜怒的工具。比如:那些情緒化的尤物,碰到心情郁悶的時候,慵懶地躺在床上,一手捧著讀物,一手拈著話梅,待到書讀完了,話梅核也吐了滿地,郁悶便已不翼而飛?!边x項二,“零食是女性某種心境的載體。比如:她們興奮地表述的時候,通常伴以往嘴里填裝薯片的動作,隨著語速的加快,她們填裝、咀嚼的動作也隨之加快,等眉飛色舞地講到關鍵之處,她們的口腔也往往不堪重負,之后她們又重歸平靜?!?
女人與零食的關系就這么恰到好處地表述出來,女人的可愛可疼,零食的“舍身取義”,雖然偏于感性,但卻一語中的。心理學家認為,從性質(zhì)上講,吃零食行為與自我撫摸行為的機制是相同的。吃零食的目的并不僅僅在于滿足肚子饑餓的需要,而在于對緊張情緒的緩解和內(nèi)心沖突的消除。當食物與嘴部皮膚接觸時,一方面它能夠通過皮膚神經(jīng)將感覺信息傳遞到大腦中樞而產(chǎn)生一種慰藉,使人通過與外界物體的接觸而消除內(nèi)心的孤獨;另一方面,當嘴部接觸食物并做咀嚼和吞咽運動的時候,可以使人對緊張和焦慮的注意中心轉(zhuǎn)移,在大腦的攝食中樞產(chǎn)生另外一個興奮灶,從而使緊張興奮區(qū)得到抑制,最終使身心得以放松。此外,當夫妻、朋友和同事相聚時,吃點零食作為“伴奏”,也有助于潤滑人際關系、融洽感情及和諧氣氛。
零食 也咀嚼一段危險關系
事物都有兩面性,在零食與我們的關系中也不例外。在某家健康機構(gòu)供職的高級營養(yǎng)師譚燕認為,“零食可以說有兩項最致命的缺點,一是讓人肥胖老化,二是營養(yǎng)不良。”很多零食都能使人發(fā)胖,有些人有意識或無意識地過多進食,如甜食、牛奶、雞蛋、瓜子、水果、巧克力、冰激凌等,使從食物中攝入的熱量大大超過身體生長和活動的需要,多余的熱量轉(zhuǎn)化為脂肪,貯存在脂肪細胞內(nèi),促進脂肪細胞肥大,天長日久,脂肪大量堆積而導致肥胖。
譚燕給記者舉了個例子:嗑瓜子,吃夾心軟糖、魷魚絲、薯片,興高采烈,吃吃喝喝,到底吃進了多少熱量,說出來可能嚇一跳,最常見的瓜子,150顆,等于吃了一湯匙的油;5顆牛軋?zhí)?,一包魷魚絲,熱量就相當于一碗白飯;至于薯片更可怕了,一罐就等于1000大卡。譚燕告訴記者,零食吃得比較多正餐又沒有定時定量的情況會造成體重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就會增加,而且這種熱量的累積全部在肚子里,想要甩開,恐怕就沒那么容易了。因此,吃零食還是點到就好,適可而止,以免要為發(fā)胖的身材傷透腦筋。
吃零食還有一個危險就是造成營養(yǎng)不良。因為我們平常所吃的零食大部分都缺少維生素和礦物質(zhì),所以被稱為垃圾食物。不僅如此,零食還會消耗我們體內(nèi)的維他命B來燃燒所吃進的糖類。體內(nèi)維生素逐漸減少,會使人神經(jīng)緊張、暴躁及精神不易集中、精力減退和失眠。同時,零食使我們吸收不到正常的營養(yǎng)。據(jù)說克林頓很愛吃爆米花,但爆米花中含有比較多的鉛,這種有害重金屬可以影響兒童的智力和體格發(fā)育,損害成年人的神經(jīng)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