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4/19 13:05
馬齒莧為馬齒莧科一年生草本植物,主要生于田野路邊及庭園廢墟等向陽處,藥食兩用。
中醫(yī)認(rèn)為,馬齒莧有清熱解毒、祛濕止帶、止瀉驅(qū)蟲的作用,被稱為“舌尖上的天然抗生素”,可用于治療濕熱下注引起的泄瀉、痢疾、帶下黃濁等癥,還可用于小兒鉤蟲病。治療痢疾、腸炎,可取鮮馬齒莧200克,洗凈,與綠豆50-100克煮至爛熟時(shí),再加入馬齒莧同煮3-5分鐘,趁熱食用;或用鮮馬齒莧500克(干品150克),洗凈切碎,加車前草、生甘草各10克,紅糖100克,入砂鍋加水煮沸約半小時(shí),乘熱溫服。
《黃帝內(nèi)經(jīng)》中曾記載:“諸痛癢瘡,皆屬于心”,“肺主皮毛”,而馬齒莧既可以清心火,又可以散肺熱,故還可以治療各種皮膚病??蓛?nèi)服,也可把新鮮的馬齒莧搗爛敷在患處,或用干品煮水來泡澡,都是很不錯(cuò)的方法。
需要提醒的是,馬齒莧性寒涼,剛開始一定要少量吃,逐漸適應(yīng)了再加大劑量;采摘馬齒莧時(shí)要遠(yuǎn)離人口稠密的地區(qū)和馬路邊,確保采摘的馬齒莧未受到污染。另外,因腹部受寒引起腹瀉的人,以及正在服用含鱉甲的中藥時(shí),暫不要食用馬齒莧;又因馬齒莧有滑胎作用,故孕婦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