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3/8 09:33
授權原創(chuàng)博客:無思遠人
未經(jīng)作者許可,不得轉載或摘編——美食天下
今天上個清淡的主食面包——法棍。很多TX對歐包的了解不多,可能感覺上就是大大的粗獷的很鄉(xiāng)土氣息的面包,甚至會覺得硬得像石頭、毫無“好吃”可言。我在外面面包房沒有買過法棍之類的歐包,但自己做的吃了不少。總體感覺就是,這種類型的包剛出爐不久,還是溫熱的時候外皮脆而香、內(nèi)心潤而有嚼頭,因為長時間發(fā)酵而帶來豐富復雜的口感——即使我做的還有各種缺陷,但依然是無法形容的好吃 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這種包一般“保鮮期”很短,放涼后不久就會變得硬梆梆不好吃;如果做得多,放涼后吃不掉的必須馬上冷凍,吃前取出重新烤熱、烤脆。
原料(2根220g左右的棍子):
高粉120g、全麥粉92.5g、冰水150g左右、天然酵種(100%水粉比)75g(培養(yǎng)方法見此)、鹽2.5g(細心地TX會發(fā)現(xiàn)這張原料圖是以前的,木法子,法棍的原料就這些,我懶,實在不想次次重新拍.......)。
做法:
1、把冰水和粉混合,揉成團,蓋上保鮮膜放冰箱冷藏12小時。(浸泡、醒面,autolyse)
2、醒了一夜后,這團面團能夠很輕松的有如此美妙的厚厚薄膜...同時因為長時間的浸泡,面粉的風味會更加完全的被激發(fā)出來。
3、混合天然酵種、鹽、浸泡過的面團。
4、用廚師機勾形頭第2或3檔揉至面團基本均勻,大概3到4分鐘。由于天然酵種的質地比較接近面團,比以前用即時酵種的版本要容易揉均勻。剛攪拌完畢一些不均勻也沒關系,在下面折疊過程中會完全均勻。
5、室溫(25度左右)加蓋發(fā)酵3小時。在30,60,90,120,150分鐘時折疊(像這樣,上下左右都要折疊),一共5次。面團非常粘濕,動作要利落。要根據(jù)自己面團的筋度調(diào)整折疊次數(shù)。面團會長大一點,但遠遠沒有2倍大。蓋上保鮮膜冷藏24小時左右。
6、 取出時面團漲大到原來的2到3倍之間,如果沒有漲這么多,放在室溫繼續(xù)發(fā)酵至起碼2倍大,面團會有很多泡。要要根據(jù)面團的狀況而決定是否要室溫繼續(xù)發(fā)酵,發(fā)酵多久。我一般在把面團取出冷藏后還需要室溫發(fā)酵1到2小時,但絕對不可一概而論。
7、把發(fā)好的面團倒在撒了干粉的工作臺上。注意不要擠壓氣泡,用刮刀輕輕刮容器邊緣把面團刮下來。
8、分割成2個220g左右的面團,滾圓,松弛4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