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8 17:45
怎樣做出薄透且Q的燙面包子皮-西葫蘆Q蒸包
不知道為什么,這倆男家屬對燙面包的興趣要遠遠大于發(fā)面包子,而且,我身邊的幾個孩子,不管男孩兒還是女孩兒,都對燙面包更感興趣一些。想想也難怪,我小時候最愛吃之一,是媽媽做的燙面烙餅,年輕那會兒也是大愛燙面的面食,婚后也非常喜歡婆婆做的燙面小包,只是現(xiàn)在有點轉(zhuǎn)變,更偏愛發(fā)酵面食,可能是牙口,消化等各方面能力都不如以前了。
相比之下,發(fā)酵面食顯得溫婉許多,白白凈凈,松軟細膩,你可以優(yōu)雅地品,慢慢地賞,每一口彈性之間都可以包容你豐富的想象。發(fā)酵不光帶來了好的口感,在營養(yǎng)上更勝一籌,而且,它容易消化,所以,它的果腹更體貼細微。尤其,很少有人不接受發(fā)酵面食,無論老人孩子,眾口皆宜!
問這爺倆兒,為什么喜歡燙面包子?異口同聲:好吃!我無語,最簡單,最不費腦子的答案,無非是好吃,或不好吃!這種答案讓我覺得很敷衍,很不走腦,更不走心,尤其,是在他倆下象棋的間隙一扭頭拋給我的!于是,我逼問:回答得再豐富點兒!兒子答:燙面有甜味兒!爹答:嚼起來有勁兒!罷了罷了,再逼也逼不出更有感情的詞兒了,男人啊,你們的EQ還能再貧乏點嗎?!或許,你們這倆燙面包子,永遠無法理解我這發(fā)面小包的心思!
西葫蘆Q蒸包
原料:
澄粉30克+沸水40克、面粉300克+沸水175克、豬前腿肉250克、西葫蘆750克、泡發(fā)木耳120克、蝦皮30克、蔥15克。
輔料:
姜末1茶匙、生抽1茶匙、五香粉1/4茶匙、料酒1茶匙、香油2茶匙、油2茶匙、鹽1茶匙。
做法:
1、澄粉中邊沖入沸水邊快速攪勻,稍涼后揉成“澄面團”。(澄粉,是小麥淀粉,被沸水燙過"糊化"后會呈現(xiàn)透明質(zhì)感。燙面面團中添加一定比例的澄面團,可以降低燙面的黏性,增加可塑性和透明度,使口感軟糯兼Q。)
2、面粉中沖入沸水,快速攪勻,揉成面團,并加入澄面團,一起揉勻揉透。
3、面團揉不光滑沒關系,扣上盆,松弛20分鐘。
4、將豬肉切小丁,調(diào)入姜末,生抽,五香粉,料酒,攪拌均勻,并慢慢加入約1湯匙水,攪拌至潤滑不干澀,加入香油,拌勻,腌制20分鐘。
5、西葫蘆洗凈,去頭去尾,擦成細絲兒,放入紗布中,擠出水份(不需要擠太干,保持一點濕嫩的口感)。
6、泡發(fā)木耳洗凈,去根兒,切碎。蔥切碎。
7、將西葫蘆,木耳,蝦皮,蔥花和肉餡兒混合,先加油拌勻,再調(diào)入鹽,拌勻成餡兒。
8、將松弛過的面團取出來,揉成光滑柔軟的面團。(此時,面團非常容易被揉光滑,也很柔軟)
9、分成若干個小劑子,搟成薄面皮。
10、包入餡兒,對折捏合邊緣,收口向內(nèi)收攏一下,做完所有。
11、大火燒開鍋底的水,開水上屜,大火蒸12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