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8 15:37
武漢熱干面與山西刀削面、兩廣伊府面、四川擔(dān)擔(dān)面、北方炸醬面并稱為我國五大名面,是頗具武漢特色的過早(即吃早餐)小吃。
20世紀(jì)30年代初期,漢口長堤街有個名叫李包的食販,在關(guān)帝廟一帶靠賣涼粉和湯面為生。有一天,天氣異常炎熱,不少剩面未賣完,他怕面條發(fā)餿變質(zhì),便將剩面煮熟瀝干,晾在案板上。一不小心,碰倒案上的油壺,麻油潑在面條上。李包見狀,無可奈何,只好將面條用油拌勻重新晾放。第二天早上,李包將拌油的熟面條放在沸水里稍燙,撈起瀝干入碗,然后加上賣涼粉用的調(diào)料,弄得熱氣騰騰,香氣四溢。人們爭相購買,吃得津津有味。有人問他賣的是什么面,他脫口而出,說是“熱干面”。從此他就專賣這種面,不僅人們競相品嘗,還有不少人向他拜師學(xué)藝。
過了幾年,有位姓蔡的在中山大道滿春路口開設(shè)了一家熱干面面館,取財源茂盛之意,叫做“蔡林記”,成為武漢市經(jīng)營熱干面的名店。后遷至漢口水塔對面的中山大道上,改名武漢熱干面。
熱干面是武漢人過早的首選小吃,所以武漢人對它的感情,我們就不必再費言語。單講從外地來過武漢的人,他們再次想起武漢,多半是因為想起了武漢的熱干面。熱干面對武漢人或者在武漢呆過一段時間的朋友來說,它不再僅是一種小吃,而是一種情懷,未食而鄉(xiāng)情濃濃,食之則香氣噴噴。
幾乎有攤點的地方就有熱干面。最早形成正規(guī)店面,這就是蔡林記了,蔡林記經(jīng)過百年洗練,其味道晶潔爽口,味道鮮美,深受廣大市民的贊賞,享有武漢名小吃的美譽,不過近年來步入下坡路,估計與無處不在的熱干面攤點和自身沒有好的發(fā)展之路有關(guān)。
盡管美味,但是身處外地的朋友并無法享受到這份福氣,因為它只能現(xiàn)做現(xiàn)吃。筆者以前在深圳的時候,異常懷念熱干面,常常要轉(zhuǎn)兩趟車去,但是始終不是正宗的味道。不過現(xiàn)在情形已經(jīng)不同了,武漢冠利達必是食品有限公司多年研發(fā),終于成功制作了袋裝的大漢口熱干面,幾乎是原摸原味,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聯(lián)系本站,購買您熱愛的大漢口熱干面,以聊思鄉(xiāng)之情之味。
萬達廣場電影成和HAPPY后門之間的一家合記炸醬熱干面既不同于涼面,又不同于湯面, 面條事先煮熟,拌油攤晾,吃時再放在沸水里燙熱,加上調(diào)料,成品面道筋道,黃而油潤,香而鮮美, 很經(jīng)精抖,有種很爽口的辣味,是祖?zhèn)髅胤?,誘人食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