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8 18:24
三.拍粉掛糊
制作拔絲菜的原料,須先經(jīng)油炸再行拔絲。油炸時,有的原料無需拍粉掛糊,如一些干果和根莖類原料;有的就必須拍粉掛糊,比如鮮果和肉類原料。這是因為原料內(nèi)部水分經(jīng)油炸后,并不能將其全部炸干,而進入糖液中拔絲時,水分會析出,使已炒好的糖液因增加水分而析出晶粒,從而拔不出絲來。所以對含水量較高的原料,都需拍粉掛糊,而對含水量低的原料,則可以不掛糊。
烹調(diào)中所用的糊較多,有全蛋糊、蛋清糊、蛋泡糊、水粉糊、酥糊等等。我們制作拔絲菜,應(yīng)根據(jù)不同原料的特性和成菜要求去選定。但須注意:對于表面水分較高的原料,掛糊前除了要用潔凈毛巾搌干水分外,還應(yīng)當(dāng)拍一層干粉,讓其吸收表面的一些水分,同時也是為了使其變得粗糙,容易掛上糊。不過無論使用那種糊,調(diào)制時都切忌攪打上勁,因為糊一旦上勁了,原料便很難掛勻。
四.炸制
炸制拔絲菜原料,一定要掌握好油溫。不掛糊的干果類原料,只需用三四成熱的油溫浸炸;而根莖類原料,則以五成熱油溫為宜。對于掛糊的原料,一般都會分兩次油炸,第一次應(yīng)以六成熱油溫將原料炸至九成熟,第二次炸制的油溫則在七八成熱之間。
炸制時,掛糊的原料應(yīng)分散下鍋,以防原料粘結(jié)到一塊,待原料表面結(jié)殼發(fā)硬時再翻動,以免脫糊。炸制時還須密切注意火候,待原料的色澤和成熟度達到要求時,應(yīng)迅速撈出,以免炸煳。
五.炒糖漿
炒糖漿所用的傳熱介質(zhì)不同,方法也各異,這里筆者把水炒法、油炒法、水油炒法和干炒法分別介紹給大家。
水炒法 這種方法是以水為傳熱介質(zhì)來炒制糖漿。水和糖的比例約為1∶3。
方法是:將白糖、水放入炒勺內(nèi),置小火上,用手勺輕輕地攪炒至白糖溶化并起白色泡沫時,還要繼續(xù)炒至泡沫消失,糖漿變稀,色澤淡黃,這個時候才可以下料拔絲。
水炒法的優(yōu)點是:能有效地減緩糖漿的焦化速度,使所出糖絲色澤較淺,晶瑩透亮,絲細而長,甜味純正,無油膩味。缺點是:由于熬糖時間較長,故糖漿容易粘鍋,原料在掛糖漿后,冷卻得也比較快,同時還容易“返砂”,最終影響“拔絲”的效果。
水炒法適用于表面光滑的原料和一些根莖類原料。
油炒法 這種方法以油作為傳熱介質(zhì)來炒制糖漿。油和糖的比例為1∶4。方法是:將白糖和油放入炒勺,置小火上用手勺不停地攪炒,炒至糖液先是由稠變稀起大泡,再到大泡消失時,即可下料拔絲了。油炒法適宜于一些含水量大的原料和表面粗糙的原料,如冰棒、葡萄等。
油炒法的優(yōu)點是:炒糖速度快,能縮短炒制時間,延長拔絲時間,出絲綿長,絲油亮,且糖漿不易粘在炒勺上。缺點是:由于油脂本身有色澤,加上糖液受熱后易上色,故如果火力過大、油溫過高,那糖漿很快會變成褐紅色焦糖,影響成菜的色和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