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跖草
為你介紹鴨跖草營養(yǎng)與選購,以及鴨跖草的3種做法。
食材簡介
鴨跖草為一年生草本,喜歡在潮濕的草地生長, 葉形為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葉序為互生,莖為匍匐莖, 花朵為聚花序,頂生或腋生,雌雄同株,花瓣上面兩瓣為藍色,下面一瓣為白色,花苞呈佛焰苞狀,綠色,雄蕊有6枚。
營養(yǎng)價值
每100克鴨跖草嫩莖葉含蛋白質2.8克,脂肪03克,碳水化合物5克,粗纖維1.2克,鈣206毫克,磷39毫克,鐵5.4毫克,胡蘿卜素4.19毫克,維生素B,0.03毫克,維生素B:0.29毫克,煙酸09毫克,維生索C87毫克。每100克可食部分中含胡蘿卜素339,核黃素0.46毫克,維生素K42.4毫克,維生索D5.87毫克。鴨跖草俞飛燕草苷、阿伏巴苷、花青素、藍鴨跖草苷及黃鴨跖草苷與鎂、鋁、鉀、鈉原子形成的絡合物存在。尚含黏液質、淀粉等。種子含油脂。
食用功效
用于感冒發(fā)熱,熱病煩渴,咽喉腫痛,水腫尿少,熱淋澀痛,癰腫疔毒。
適用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禁忌人群
脾胃虛弱者,用量宜少。
選購技巧
鴨跖草一年生草本。莖圓柱形,肉質,長30~60厘米,下部莖匍匐狀,節(jié)常生根,節(jié)間較長,表面呈綠色或暗紫色,具縱細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