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芷
為你介紹白芷營養(yǎng)與選購,以及白芷的567種做法。
食材簡介
白芷,多年生高大草本,高1-2.5米,根圓柱形,莖基部徑2-5厘米,基生葉一回羽狀分裂,復(fù)傘形花序頂生或側(cè)生,果實長圓形至卵圓形。以根入藥,有祛病除濕、排膿生肌、活血止痛等功能。主治風(fēng)寒感冒、頭痛、鼻炎、牙痛。赤白帶下、痛癤腫毒等癥,亦可作香料。北方的一些省區(qū)有栽培,多自產(chǎn)自銷,少數(shù)調(diào)省外。一般生于林下、林緣、溪旁、灌叢和山谷草地。
營養(yǎng)價值
白芷的根含有當(dāng)歸素(Byak-angelicin)、白當(dāng)歸素(Byak-angelicol)、氧化前胡素(Oxypencedanin)、珊瑚菜素(Phellopterin)及一種類當(dāng)歸酸(Angelicacid)的有機酸。此外亦含有白芷毒素(Angelicotoxin)。
每100克白芷含熱量324千卡,硫胺素0.35毫克,鈣3毫克,蛋白質(zhì)8.9克,核黃素0.54毫克,鎂19毫克,脂肪1.5克,煙酸1毫克,鐵4.4毫克,碳水化合物68.8克,維生素C1毫克,錳0.73毫克,膳食纖維,5.3克,維生素E1.93毫克,鋅0.8毫克,銅0.63毫克,胡羅卜素3.6微克,鉀100毫克,磷118毫克,視黃醇11.9微克,鈉27.4毫克,硒3.4微克。
食用功效
1、功能主治祛風(fēng),燥濕,消腫,止痛。
2、治頭痛,眉棱骨痛,齒痛,鼻淵,寒濕腹痛,腸風(fēng)痔漏,赤白帶下,癰疽瘡瘍,皮膚燥癢,疥癬。
適用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禁忌人群
陰虛血熱者忌服。
選購技巧
以獨枝、條粗壯、體重、粉性足、香氣濃者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