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7 14:41
沙拉簡介
沙拉是英語Salad的譯音,我國北方習(xí)慣譯作“沙拉”,上海譯作“色拉”,廣東、香港則譯作“沙律”。如果將其意譯為漢語,就指的是涼拌菜。
沙拉的原料選擇范圍很廣,各種蔬菜、水果、海鮮、禽蛋、肉類等均可用于沙拉的制作。但要求原料新鮮細嫩,符合衛(wèi)生要求。
沙拉大都具有色澤鮮艷、外形美觀、鮮嫩爽口、解膩開胃的特點。
沙拉(Salad)一詞來源于拉丁語中的“沙”(Sal),“沙”即鹽的意思。
沙拉是用各種涼透了的熟料或是可以直接食用的生料加工成較小的形狀后,再加入調(diào)味品或澆上各種冷少司或冷調(diào)味汁拌制而成的。沙拉的原料選擇范圍很廣,各種蔬菜、水果、海鮮、禽蛋、肉類等均可用于沙拉的制作。但要求原料新鮮細嫩,符合衛(wèi)生要求。沙拉大都具有色澤鮮艷、外形美觀、鮮嫩爽口、解膩開胃的特點。
有時候也將拌制沙拉的各種沙司醬、調(diào)味汁稱作沙拉。
沙拉作為冷頭盤,以清涼蔬菜為主,如生菜、西紅柿、蘆筍、茄子、青椒等,部分沙拉會以肉為輔料,如肉批、培根(熏火腿)、龍蝦、蝦仁、雞絲、雞肝、鵝肝,當(dāng)然還少不了奶酪。
沙拉醬的營養(yǎng)和害處
沙拉醬目前,市場上所銷售的沙拉醬主要有蛋黃醬、千島醬等,經(jīng)研究證明,蛋黃醬所含的熱量在所有沙拉醬中是最高的。專家認為,這主要是由于蛋黃醬的原料一半以上來源于食用油,其次則是蛋黃,另加少許糖、食鹽和醋。一湯匙蛋黃醬含熱量110千卡,含脂肪12克,比相同分量的巧克力還高。 專家還指出,為了迎合消費者的口味,市場上大部分沙拉醬都大量使用食用油,導(dǎo)致其中所含熱量越來越多。100克沙拉醬中,其熱量往往占整個營養(yǎng)含量的1/4還多。一份蔬菜沙拉如果添加3—4湯匙的沙拉醬,其熱量就會超過300千卡,相當(dāng)于一個肉餅所含的熱量。而過量攝取熱量和脂肪無疑容易使人患上肥胖癥、高膽固醇、糖尿病和心臟病等。
沙拉的吃法
將大片的生菜葉用叉子切成小塊,如果不好切可以刀叉并用。一次只切一塊,不要一下子將整盤的沙拉都切成小塊。
如果沙拉是一大盤端上來則使用沙拉叉。如果和主菜放在一起則要使用主菜叉來吃。
如果沙拉是主菜和甜品之間的單獨一道菜,通常要與奶酪和炸玉米片等一起食用。先取一兩片面包放在你的沙拉盤上,再取兩三片玉米片。奶酪和沙拉要用叉子食用用而玉米片則用手拿著吃。
如果主菜沙拉配有沙拉醬,很難將整碗的沙拉都拌上沙拉醬,先將沙拉醬澆在一部分沙拉上,吃完這部分后再加醬。直到加到碗底的生菜葉部分這樣澆汁就容易多了。
沙拉的配醬
沙拉雖然是流行于世界各地的開胃菜,不過其配醬在不同的地方卻各不相同。在美國,沙拉的配醬相對比較豐富,而且使用較為普遍;在西歐,傳統(tǒng)的歐洲人更喜歡使用一種叫做vinaigrette的傳統(tǒng)沙拉醬,是由多種香料制成的;而以俄羅斯為代表的東歐國家,則偏愛于食用蛋黃醬。在我國,沙拉醬的使用受到東歐的影響比較大,通常食用蛋黃醬或者基于蛋黃醬二次加工的專門的沙拉醬。
沙拉的制作
要制作沙拉先就要制好冷少司,南方譯作沙司或冷調(diào)味汁,而要制作好冷少司先還要制作好馬乃司少司,因為它是調(diào)制眾多少司的基礎(chǔ),故又稱作基礎(chǔ)少司。馬乃司少司的制作方法如下:
原料:雞蛋黃2個、沙拉油500克、芥末20克、白醋20克、檸檬汁60克、冷清湯50克、精鹽15克、胡椒粉少許。
制法:
1、將蛋黃放在陶瓷器皿中,再放入精鹽、胡椒粉和芥末。
2、用蛋抽將蛋黃攪勻,然后逐步加入部分沙拉油,并用蛋抽不停地攪拌,使蛋黃與油融為一體。
3、當(dāng)攪至黏度增大、手感吃力時,加入白醋和冷清湯,這時黏度減小,顏色變淺,再繼續(xù)加入沙拉油,直至把油加完,最后加入檸檬汁,即成。
特點:色澤淺黃,呈稠糊狀,清香酸咸,綿軟細膩。
以馬乃司少司為基礎(chǔ),可以演變出許多種少司來,常見的有韃靼少司、千島汁、法國汁、土豆沙拉、醋油少司、廚師沙拉、維也納蔬菜沙拉、三文魚沙拉、蔬菜沙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