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3 09:24
記得小時候,奶奶常說“多吃粗糧對身體好”,雖然她說不出到底怎么好,但一個“好”字就足夠讓她懂得常做粗糧給我們調(diào)劑飲食。以至于現(xiàn)在回顧,我常常會佩服奶奶的大智慧,正是得益于奶奶這些生活常識,讓我們這些小孩子一路健康成長。
吃粗糧好,沒有錯,營養(yǎng)師也這樣說。但吃要吃得對、吃得巧,粗糧要吃,粗細(xì)搭配才科學(xué),同時還要搭配富含蛋白質(zhì)、礦物質(zhì)的食品以幫助我們吸收。吃得不對,不但不會帶來益處,還容易引起營養(yǎng)不良。
粗糧是相對我們平時吃的精米白面等細(xì)糧而言的,包括谷類中的玉米、小米、紫米、高粱、燕麥、蕎麥、麥麩以及各種干豆類,如黃豆、青豆、赤豆、綠豆等。如我今天用到的黃米面、玉米面,都是對身體非常有益的健康粗糧。這些粗糧含有豐富的不可溶性纖維素,有利于保障我們的消化系統(tǒng)正常運轉(zhuǎn)。而且,它們與可溶性纖維協(xié)同工作,還可以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濃度,增加食物在胃里的停留時間,延遲飯后葡萄糖吸收的速度,可大大降低現(xiàn)代人患病率較高的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癥和心腦血管等疾病的風(fēng)險。
今兒這款黃饃饃,是對傳統(tǒng)黃饃饃的改良,除了糜子面、黍子面,我還添加了一定量的玉米面,而且為了更符合現(xiàn)代人的口感,我加了不少小麥面粉,這樣做出的黃饃饃,符合粗細(xì)搭配的原則,口感也更加細(xì)膩一些。餡料方面,我選擇了花生、黑芝麻和紅糖,不僅味道和諧,養(yǎng)生功效也更勝一籌
剛出鍋的養(yǎng)生黃饃饃,撲面而來濃郁的棗香,吃起來口感也很豐富。長期吃精米精面的都市人,不妨試一試,適當(dāng)為身體補充一些膳食纖維。
棗香養(yǎng)生黃饃饃
原料:
主料:小麥面粉100g、糜子面30g、黍子面10g、玉米面30g、奶粉10g、水100g
配料:細(xì)砂糖10g、酵母2g、花生50g、紅棗片50g、黑芝麻適量、紅糖適量
做法:
1、將所有粉類與細(xì)砂糖混合;
2、拌勻后加入紅棗片;
3、用清水將酵母融合,倒入面粉中;
4、揉成稍光滑面團后,放置溫暖處發(fā)酵;
5、等待的過程中,制作餡料,花生洗凈,放入鍋中小火干炒;
6、炒至花生變黃、變脆、有油滲出,熄火后晾涼,將花生皮搓掉;
7、去皮的花生與黑芝麻一起放入料理機打碎;
8、打碎后加入適量紅糖,充分拌勻,做為餡料待用;
9、發(fā)酵好的面團重新揉圓,分成8個小面劑,餳10分鐘;
10、取一個面劑按扁,放入一大勺餡料;
11、收口后捏緊,整形為橢圓形,放入已抹油的模具;
12、最后發(fā)酵20分鐘,入蒸鍋,大火上氣后,轉(zhuǎn)小火蒸12分鐘,熄火后燜3分鐘揭鍋即可。
心得分享:
1、紅棗片可以用紅棗代替,但需去核剪碎;
2、炒花生無需放油,要用小火耐心炒,大火易糊;
3、黑芝麻生熟皆可,炒熟的黑芝麻會更香;
4、可以不用模具,直接揉圓放入鍋中,如使用模具要抹油防粘。